公家家风:纪念“草原英雄小姐妹”50周年
李克勤(jixuie)题记:50年前,1964年2月9日中国出了一对草原英雄小姐妹——龙梅和玉荣。她们闪光的名字,铭刻在我们心里。当我们谈论家风的时候,我们不要忘了谈论我们共同的公家的家风,而姐妹两个正可以说是公家家风的形象代言人。

龙梅和玉荣是草原上的一对蒙古族小姑娘。

我1970年3月上小学一年级后,看的第一部由学校包场的电影就是196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。

1964年2月9日早晨,龙梅、玉荣的父亲——苏格尔正站在井沿上提水,羊群围拥在槽边喝水。
“苏格尔大叔!”跃进生产队的牧民杜古尔骑着骆驼气急地赶来,“我们队里有只母羊早产,从下半夜到观在,还没生下来……。”
“现在怎么样?”苏格尔问。
“大叔,偏偏兽医又不在,只好麻烦您这位接羔能手跑一趟了。”
“行。”苏格尔一口答应。说着走下井沿:“你先回去,我马上就到。”
杜古尔骑着骆驼走了。苏格尔一边向栓马桩走去,一边向羊圈那边高喊:“龙梅、玉荣,过来!”
十一岁的龙梅和妹妹——九岁的玉荣正在打扫羊圈,听到父亲叫喊,连忙放下扫帚跑来。
她俩看到爸爸正在解马理鞍,忙问:”阿爸,啥事?”
苏格尔翻身上马,说:“我到跃进队去有点事,你们先把羊放到滩里去,过一会我来找你们。”
龙梅、玉荣高兴地回答:“好!”
苏格尔在马上还不放心地回过头来:“你们要好好放羊!”

“你放心吧,我们又不是头一回放羊!”龙梅大声地向远去的爸爸喊道。说着,手拉着玉荣,边走边说:“妹妹,你记得吗?去年我丢了一只小羊羔,阿爸一定要我找回来。”
玉荣说:“阿爸说,公社的羊,一只也不能丢!”
龙梅说:“我们不但不丢羊,还要把羊喂得圆圆的,胖胖的。”
两人都兴奋地笑起来。

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注意,小姐妹的阿爸教育孩子的方法。
用事实教育人,在龙梅丢失了一只羊之后,没有打骂,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找回来,这就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,龙梅在放羊是就回想起此事。
从内容上说,父亲也让孩子明白公家的东西的含义,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只能是保护好公家的东西。
那么在这样的父亲引导下,教育的效果就显现了。龙梅这次就自然和妹妹谈起此事。
这就是家风,公家的家风。
这个公家的家,不是空洞的,那里面有龙梅玉荣一家——私家在里面,同时又超越了私家,这个公家胜过私家。
龙梅和玉荣在这个时候,对于公家的东西已经形成了一种信念。
这又转化成小姐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。
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上飘着雪花,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代父出门放牧。快到中午,天气突变。

西北风卷起大雪漫天狂舞。羊群顺着风拼命逃窜,姐妹俩拦堵不住,只好跟着羊群奔跑,越跑越远。因极度疲乏,姐妹俩在冰天雪地里睡着了。深夜,龙梅冻醒一看,羊群、妹妹都不见了。她爬起来,一路走一路喊,走了两三里,才找到玉荣和羊群。姐妹俩护着羊群,同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,已走出了70多里。

第二天拂晓,她们离白云鄂博车站不远了。这时玉荣丢了一只毡靴,光着左脚。姐姐便要脱下自己的毡靴给她穿上,这个情节,后被移植到芭蕾舞剧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中,成为70年代难得的感人画面。

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在共和国这个公家历史上,走过了50年,她们当年的壮举,可谓公家家风的典范。
2002年12月26日,一位记者在呼和浩特采访玉荣时谈到《陪读夫人》里的一段故事:身居美国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学汉语,讲起了“草原英雄小姐妹”的事迹,当儿子听到小姐妹为保护公社的羊被冻成重伤时,他突然发问:“妈妈,她们这样做,公社会付给她们很多钱的,是吗?”……
“我们老师说,没有一样工作不该没有报酬呀。”
母亲后来告诉儿子:“最好的奖励是全国小朋友都学习这两个草原英雄小姐妹。这能用钱买得到吗?”
儿子最后明白了:“世界上还有一种工作是不能计算报酬的。”
听完记者的讲述,玉荣说:“我记得当时一只羊的价钱是两块钱,384只羊死了3只,等于损失了6块钱。可是为了这6块钱,我落下了终身残疾。”
玉荣笑了笑说,“精神不能用金钱衡量。”
英雄小姐妹的信念,今天依然是那么令人肃然起敬。
有人会说草原英雄小姐妹出现的年代过去了,如今不同了。那么我们不妨看一看离我们最近的两位英雄吧,他们不是为私家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
正当我们过马年春节时,2月4日初五,当日下午1时许,上海宝山区民科路一失火工厂突然发生坍塌,两名正在参与救火的宝山区消防支队战士被埋压,经全力抢救无效,壮烈牺牲。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敬礼痛别牺牲的战友。

牺牲的消防队员分别为陆晨,男,1991年1月出生,上海崇明人,2012年12月入伍,上等兵警衔;孙络络,男,1995年11月出生,湖北武汉人,2012年12月入伍,上等兵警衔。两人同属宝山消防支队罗店中队。陆晨还在不久前的新春晚会上表演节目,孙络络曾被评选为优秀士兵。
昨天2月8日11时,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追悼大会,沉痛悼念陆晨、孙络络两位在大年初五因扑救宝山某仓库大火而牺牲的消防战士。两位烈士家属和数百名市民前来送别。
孙络络烈士是我们武汉人,也是我们武汉人的骄傲,他和陆晨,和草原英雄小姐妹,和雷锋一样,是我们中国的骄傲。
可是,我们一定要注意啊——孙络络刚满18岁。他是家中独子,在战友眼里,“给妈妈写信”是他最大的爱好。在这些家书中,一个年轻人经过部队锤炼后的成长跃然纸间:他劝慰妈妈要过得开心一点、对自己好一点;他的生活俭朴,甚至不舍得花每月几百元的津贴。
去年,孙络络获得了离开家乡后的第一张奖状:宝山消防支队优秀士兵。罗店中队指导员李怀民说,孙络络体能出众,爬梯、中长跑都特别牛。他训练勤奋,入伍时进行队列训练导致膝盖积水,也未曾叫苦叫累,最终获得新兵连综合成绩考核第一。由于体能优势,他被编入特勤班,负责最危急、最重要的救援任务。李怀民强调:“优秀士兵,必须各方面都先进,业务、体能、做人,任何方面有缺点都不行。”
战友们说:“我们一直把孙络络当成自家小兄弟。”他们回忆,孙络络平时很幽默,“就在小年夜,我们还在中队春节晚会上一起演了小品和相声……”
提到逝去的战友,罗店中队的官兵们无不悲伤落泪。有的战友在网上留言:“你们新的士兵证是过年前我黏贴好的。希望你们一路走好,你们永远是罗店中队的骄傲!”
从前天开始,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纷纷在这条火灾新闻的评论里点起了红色蜡烛,默默向英雄寄托哀思。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说:“向消防战士致敬,和平时代,你们就是英雄!”“感谢你们保护上海!”
他们保护的是上海,是中国,是我们共同的公家啊!
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,我们不得不做出深刻的思考:
到底我们有没有共同的公家?
究竟我们需不需要公家?
不要公家,私家是什么样的?
在私家与公家发生矛盾时,怎么办?
谁来保护公家?
对于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舍小家顾大家,一心为公家的人,我们要给予什么样的关照呢?
对于那些只顾私家,不顾公家,甚至损公肥私的私家,又该怎样对待呢?
我们怎样做才能说得过去,才能对得起那些英雄——保护我们的英雄?
链接
[组图]红灯记树立的样板家风 2014-02-07 21:43
毛主席两次为刘胡兰题词: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 2014-01-14 07:06
感悟救灾: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[2013-04-23
有无不学雷锋的特权?[2012-03-05
毛主席的道德优势:公道 13-09-08
习近平谈:哪里就需要改革;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 2014-01-05 16:23
原文公家家风:纪念“草原英雄小姐妹”50周年